来了来了。
李振心里暗暗的想着,一百八十个不愿意接这差事,可皇帝已经这么说了,他能有什么办法,只能叩首道。
“臣听旨。”
“你们侍卫所,应该有一个公孙家的人,叫什么,公孙羽的。”
杨天淡笑着看向李振,开口说出了这个名字。
李振闻言有些意外,心里立刻开始回忆侍卫所新晋侍卫的名单,很快便想到了那个人,当即道。
“臣记得,是有这么个人。”
“你可知此人生平?”
李振仔细的想了一下,心底更是发寒,可又不敢不说,沉声道:“臣知道。”
“公孙羽,博阳侯公孙益德之孙,绥远伯公孙亮之庶子,大统领公孙陌之弟。”
“于建元二年离开公孙家,分得银钱四万七千两,携老母进入京师。”
“建元二年七月,在京师北郊购买了一处院落,用银三千二百。”
“建元三年九月,与京北土著林家结亲,迎娶林家幼女,用银七千。”
“从建元三年十月开始,以银一万为本,在京北开设绸缎庄,但因经营不善,于一年后关张。”
“之后一直留在家中,日前皇城侍卫空缺,公孙羽入侍卫处,现是御前侍卫预备。”
李振娓娓道来,将公孙羽进入京师之后的始末事无巨细,悉数说出。
做为侍卫所的属官,他用了几天时间,将侍卫所几乎所有人的生平全都记了下来。
尤其是其中功勋子弟之后,他更是着重关注,不过因为功勋之后较多,他并未重点关注公孙羽这个人,只知道他是公孙家的庶子。
可现在杨天提起了这个人,李振自然加了小心。
当时他还纳闷,一个已经远离核心的庶子,如何会进入皇城做侍卫的,现在看来,分明是陛下授意的。
“嗯,你记得倒是清楚。”
杨天点头轻笑,也有些佩服李振的记忆力了,开口调侃道:“以你这聪明才智,明年春闱,要不要考个进士?”